作者:乌托之车
在特斯拉、理想汽车之后,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也纷纷开设了法务部官方微博。法务部仿佛成为了车企的“必备装备”。
虽然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的法务部官微暂时没有发表任何言论,但是大家对它们法务部下一步的行动充满了期待。
时间上的巧合?
蔚来、小鹏两家车企几乎同一时间开通法务部官微,这样的时间上的巧合,让人不免好奇车企是基于什么原因才做出的选择?其实,当我们结合四家车企法务部上线的背景,不难发现,车企都遭遇了舆论风暴的困境。
2021年,特斯拉上线法务部官微前,曾被负面缠绕,经常登上热搜榜。随着法务部上线,特斯拉开始了“反攻”,包括关注多家自媒体,私信对方表示已提出诉讼。
特斯拉法务部的一系列操作也让品牌迅速摆脱了舆论干扰。换言之,特斯拉法务部的成立,更多的是利用法律手段来威慑舆论,保证品牌美誉度。
在特斯拉之后,理想汽车也跟随特斯拉开设法务部官微。理想汽车法务部官微上线至今,只有两轮活跃期,第一轮是车企陷入了降价、使用次品零件等舆论中;第二轮是近期理想汽车与微博博主的“交锋”。
由于某些汽车媒体对蔚来汽车进行恶意抹黑,蔚来汽车法务部也应运而生。
也就是说,特斯拉、理想汽车、蔚来汽车三家车企之所以纷纷成立法务部,都是为了应对外部的舆论压力。同理,小鹏汽车紧随蔚来汽车的步伐成立法务部,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不久前,有传言称小鹏汽车P7开启AP功能后发生连环追尾事故。对此,小鹏汽车发表声明澄清这是有人故意用普通交通事故污蔑小鹏辅助驾驶。
“谣言止于智者”,几乎每一家车企成立法务部的背后都是因为遭受了虚假信息和舆论的干扰,从而做出的决定。
成立法务部到底是因为什么?
现在的汽车环境,不管是车企之间还是车企和媒体之间,都不太完美。
有些车企不好好做产品,不好好管理团队,就知道搞公关,搞舆论,想着怎么黑别人。有些车企和媒体合作也不公平,给钱的多的就多报道,给钱的少的就少报道,甚至还有黑稿。
这样一来,车企一出点事儿,就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品牌形象也受损。所以现在很多车企都开了法务部的账号,想着能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可是这样真的能管用吗?
法务部会不会变成车企压制公众言论的“工具”呢?对于车企设立法务部,其目的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车企与消费者、公众的互动。例如,车企可以通过法务部官方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应对舆论质疑。
二是保护车企利益,并对媒体形成一定威慑力。以特斯拉为例,在法务部启动初期,就关注了多家媒体、涉事车主的社交账号。
特斯拉、“蔚小理”作为新能源车企的领军者,它们所采取的行为模式或许会引领其他车企效仿,比如说之前的直营模式。因此,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车企跟进,推出品牌法务部官方平台。
但是,车企法务部的建立,并不代表要压制公众或媒体的声音,而是要对舆论进行规范。回顾过去几年的媒体环境,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虽然吸引了大量从业者,但也导致了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部分从业者为了追求流量,传播内容过于夸张。
更严重的是,为了争取流量,部分人员甚至发布不实的信息。这些行为的人员,才是车企法务部的主要对象。
当然,汽车媒体作为公众获取汽车行业、产品的重要途径,并不应该受到法务部的干预,发布内容时只需保证传播信息真实、态度公正即可。毕竟,法律虽然是车企应对负面舆论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阻止媒体合理评价的屏障。
这意味着,法务部上线更多的是基于保护自身品牌形象。
车企的形象管理日益重视
品牌形象的维护和舆论环境的监督固然重要,但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当法务部走到台前那一刻开始,车企的经营重心再次发生变化,产品质量、技术创新重新回归。
有人好奇,“蔚小理”是否会效仿特斯拉,进一步解散公关部?
公关作为品牌营销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马斯克敢取消公关部是有足够的底气的,因为他本人就是品牌最好的代言人和公关,每当他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一次动态,产生的影响完全不逊色于一场公关活动。
另外,特斯拉对产品有着足够的自信。毫无疑问,一个具有超过明星影响力的老板,加上产品会“说话”,构建了特斯拉取消公关部的理由。反观国内车企,暂时还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兼具上述两大条件。
当然,学习特斯拉并不是全盘照抄,而是理解其背后的逻辑。特斯拉敢于取消公关部,最关键的还是对产品、技术研发的高度自信,这才是国内车企学习的关键。
总之,国内车企们并不会取消公关部,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车企的重心将会回归到产品,而不再是原先的舆论战。
对于各大车企来说,成立法务部门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间接的保护品牌形象的重要举措。但也不能凡事都用法务部来解决,车企也应当接受合理的批评与建议。
而对于汽车媒体来说,不传播虚假信息是底线,也不能出现有情绪化侮辱词句,这样才会有一个健康的汽车文化。